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在组织管理、人员要求、设施设备、追溯信息采集与管理、质量控制、包装和标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果蔬类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可追溯供应商。
Title: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raceable Suppliers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 Fruits and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027—2020《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通用规范》中关于果蔬的部分,为确保果蔬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可追溯性”的概念,即通过记录和标识,能够追踪某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这对于果蔬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快速定位问题源头,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
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部分,标准强调了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并且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意味着供应商不仅要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件,还应当制定并执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提供的果蔬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过程管理
1. 种植与收获:供应商需详细记录种子来源、育苗过程、田间管理等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农药使用记录、肥料种类及施用时间等。此外,在收获阶段也应做好日期标注,以便后续跟踪。
2. 包装与储存:对于即将进入市场的果蔬产品,其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且清洁卫生;同时要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手段来延长保鲜期。储存环境则需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检查库存状况。
3. 运输配送:运输工具应事先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条件下,以免影响品质。
标识与追溯
每个批次的产品都必须有唯一编码,用于标识其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至少应包含生产日期、批次号、检验结果等内容。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可通过此编码迅速查找到具体的责任环节。
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上述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会对供应商开展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之处,将责令整改直至合格为止。长期未能达标者,则可能面临取消资格的风险。
综上所述,《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通用规范》(DB37/T 4027—2020)旨在从源头上提高我国果蔬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促进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作为从业者而言,只有严格遵守这些准则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