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柞树主要病虫害的调查方法、预测预报、防治原则及具体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柞树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Oak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9/T 10-2019 柞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四川省发布的关于柞树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柞树主要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标准中明确给出了“柞树”、“病害”、“虫害”等术语的具体含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二、病虫害识别
1. 病害识别:包括叶斑病、白粉病等常见病症的表现特征。例如叶斑病表现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边缘清晰。
2. 虫害识别:如柞蚕野螟、红蜘蛛等害虫的危害症状。柞蚕野螟幼虫啃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修剪枝条,去除病虫枝叶;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
2.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诱杀成虫;设置粘虫板捕捉害虫;人工摘除卵块或幼虫。
3.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药剂。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四、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巡查林地,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当发现病虫害达到一定阈值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五、档案管理
要求各相关单位建立健全柞树病虫害防治档案,内容应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防治方法及效果评价等信息,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
以上是对《DB5119/T 10-2019 柞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