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农产品的术语和定义、硒含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生产的富硒农产品。
Title:Requirements for Selenium Content in Selenium-enrich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17-2020是四川省针对富硒农产品制定的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富硒农产品硒含量的要求及相关检测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富硒农产品定义
标准明确指出,富硒农产品是指通过特定种植或养殖方式,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并积累一定量硒元素的产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检测和认证提供了基础。
硒含量要求
1. 粮食作物:如大米、小麦等,要求每千克产品中的硒含量应在0.04mg至0.30mg之间。
2. 蔬菜类:包括叶菜类、根茎类等,硒含量应控制在0.02mg至0.30mg/kg范围内。
3. 水果类:例如苹果、梨等,硒含量需保持在0.01mg至0.20mg/kg之间。
4. 畜禽肉类:猪肉、鸡肉等,其硒含量应在0.015mg至0.30mg/kg范围内。
检测方法
标准还详细描述了用于测定硒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样品类型及实验室条件,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标识与包装
对于符合富硒标准的产品,在包装上必须标明“富硒”字样,并附有相应的检测报告编号。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也是企业信誉的重要体现。
其他注意事项
- 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未经批准的含硒肥料或添加剂。
- 应定期对土壤和水源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因素不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基于DB5115T 17-2020标准进行了简要概述与深度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促进四川地区富硒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