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薯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紫薯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urple Sweet Potato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0T 23—2020紫薯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紫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规程明确指出紫薯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这主要是因为紫薯块根膨大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和良好的透气性,而这些土壤条件能够满足其生长需求。同时要求土壤pH值保持在5.5-6.8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紫薯的正常生长发育。
规程强调要合理密植,一般春薯每亩栽植3000-3500株,夏薯每亩栽植3500-4000株。适宜的种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关于施肥管理,规程提出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根据苗情灵活调整。特别是在块根膨大期,应及时补充钾肥,以增强薯块的品质和耐贮性。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例如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利用黄板诱杀害虫,以及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方式进行防控。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收获时间的选择,通常在叶片大部分枯黄时即可采收,但需注意避免霜冻影响品质。收获后要妥善堆放,防止堆沤造成腐烂损失。
以上内容是规程中一些核心要点的深入解析,对于从事紫薯种植的农户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遵循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紫薯的产量与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