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共享农园的建设与管理要求,包括选址、规划、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共享农园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hared Farmy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39-2020《共享农园建设与管理规范》是一项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共享农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参与。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条文解读: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要求
在选址过程中,必须确保共享农园的建设不会违反国家和地方的土地政策。这意味着农园的位置应当是允许农业用途的土地上,同时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如交通便利性、水源供应等。合理的规划不仅能提高农园的使用效率,还能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
条文解读:基础设施建设需满足安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基础设施包括灌溉系统、道路网络以及电力供应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要保证日常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手段,比如太阳能路灯或雨水收集系统,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在施工阶段也需要注意保护现场植被和水土保持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农业生产活动
条文解读:鼓励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可以引入物联网技术来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并自动调节灌溉施肥量;推广有机肥料替代化学农药;开展多样化种植模式如轮作制度等措施都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水平。另外,在选择作物品种时也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
社会服务功能
条文解读:加强教育科普宣传增强公众意识
除了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外,共享农园还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亲子采摘节、农场体验营),可以让参与者了解现代农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并且激发他们对于生态保护的兴趣爱好。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下一代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交流。
管理机制建立
条文解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各方权益
为了确保共享农园能够健康稳定地运行下去,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会员注册登记流程、收费标准说明、紧急预案准备等内容。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课程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并且设立意见箱收集顾客反馈从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DB11/T 1739-2020《共享农园建设与管理规范》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项标准所涵盖的理念和技术要点,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