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都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的服务要求、服务内容、服务管理及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的服务提供和管理。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Cultural Service Center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hengdu - Part 2: Villages (Commun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67.2—2020成都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 第2部分:村(社区)》是指导村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的重要标准。以下对其中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一、服务设施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具备的基本设施条件。包括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广场等。其中特别强调文化活动室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藏书量不少于2000册,并配备电子阅览设备。这些硬性指标确保了文化设施的完整性与实用性。
二、服务内容要求
标准明确了七大类服务内容: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艺术培训、阅读推广、志愿服务和数字文化。例如,在宣传教育方面,每年至少开展4次主题宣传活动;在艺术培训方面,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课程。这为基层文化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指引。
三、服务管理要求
关于服务管理,标准提出了几点核心要求。首先,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制度,包括开放时间、预约流程、安全措施等。其次,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最后,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四、服务保障要求
在服务保障方面,标准强调了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支持。要求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并根据实际需要聘请志愿者参与服务。同时,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用于设施维护、活动开展等方面。
五、服务评估要求
标准还规定了服务评估的具体方法。每年由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涵盖设施使用率、活动开展情况、群众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评估结果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上是对《DB5101T 67.2—2020成都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 第2部分:村(社区)》中重要条文的深入解读。该标准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