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水果、蔬菜、谷物等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lorantraniliprole residues in food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1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90—2020 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蔬菜等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具体食品种类,为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等。这些引用文件是确保检测方法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基础。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四氯虫酰胺”、“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四氯虫酰胺”是一种农药,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准确性。
原理
标准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结合质谱/质谱检测技术。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再由质谱/质谱检测器识别和定量。这一原理保证了检测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试剂和材料
标准要求使用特定纯度的试剂和材料,如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以及四氯虫酰胺标准品。试剂的纯度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仪器设备
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仪、质谱/质谱仪等设备的技术要求。例如,液相色谱柱需具备一定的分离能力,质谱检测器需能提供足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步骤包括均质、提取、净化等环节。标准详细描述了每一步骤的操作细节,如提取时使用的溶剂种类和体积,净化时使用的固相萃取柱类型等。
分析步骤
标准明确了液相色谱条件、质谱参数等具体操作步骤。例如,液相色谱的流动相组成、流速设定,质谱的离子化方式、扫描模式等。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计算与表述
标准要求根据外标法计算样品中四氯虫酰胺的含量,并给出计算公式。同时,标准还规定了结果的表示方式和报告格式。
精密度
标准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精密度数据为检测人员提供了方法可靠性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以上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DB37/T 3990—2020 标准从样品处理到最终结果报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