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薇甘菊化学除治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安全措施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薇甘菊的化学防控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emical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49-2020《薇甘菊化学除治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薇甘菊的化学防治工作,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薇甘菊”、“化学除治”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例如,“薇甘菊”是指属于菊科植物的一种入侵物种,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生态竞争力。“化学除治”则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控制或消灭薇甘菊的方法。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
防治原则
标准强调了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环境友好性。这意味着在选择和使用化学药剂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薇甘菊的有效性,还要确保不会对人类健康、非目标生物及土壤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还提倡采用综合管理策略,结合物理、生物等多种方法共同作用,以提高整体防治效果。
药剂选择与使用
关于药剂的选择,标准推荐了几种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并详细规定了每种药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喷洒方式及适用范围。比如,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植被区域,建议使用浓度较低但效果持久的药剂;而对于敏感区域,则需谨慎调整剂量,避免过度用药导致环境污染。同时,还特别指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得擅自更改配比或施用量。
施工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整个化学除治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从前期准备阶段开始,包括调查评估现有薇甘菊分布情况、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等;到实施阶段,如确定作业时间、调配药液、实施喷洒等环节;最后还有后期监测与评估部分,要求定期检查治理成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每个环节都明确了责任人及其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安全防护措施
鉴于化学药剂可能带来的风险,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这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及妥善处理废弃物等内容。此外,还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总结
DB44/T 2249-2020《薇甘菊化学除治技术规程》不仅为薇甘菊的化学防治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环保理念下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通过遵循此标准,可以更有效地遏制薇甘菊蔓延趋势,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