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广东省内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和评估工作。
Title:Rural Revitalization - Model Villag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47-2020《乡村振兴 示范村建设规范》是广东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总则部分明确了建设原则,强调了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突出特色的原则。这要求示范村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
在村庄规划章节中,标准提出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包括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特别强调要合理安排村民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的位置和规模,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对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要求主要道路应满足机动车通行需求,路面宽度不低于4米;饮用水水质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电力设施应满足未来5-10年的发展需要。
在产业发展方面,标准鼓励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建议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提高附加值。同时,要求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是重点内容之一。标准指出,示范村应配备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小学和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米;卫生室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米;文化活动场所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环境整治方面,标准强调要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要求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此外,标准还特别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要求对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改建。同时鼓励挖掘整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总之,《乡村振兴 示范村建设规范》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