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叶李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繁殖方法、苗木培育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红叶李苗木的培育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urple Leaf Plum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957-2020《红叶李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红叶李苗木从种子采集到出圃的全过程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3.1 种子采集应在果实成熟期进行,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
【解读】本条明确了种子采集的时间和质量要求。种子成熟期一般在秋季,此时果实颜色变深且质地坚实。母树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苗木的遗传品质,应避免使用有病虫害或长势不良的树木,以保证苗木的优良性状。
【条文】4.2 插穗采集宜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长度为15cm~20cm,粗度为0.5cm~1.0cm,插穗上部保留2~3个饱满芽。
【解读】此条对插穗采集的时间、长度、粗度及保留芽的数量作出了明确规定。春季芽萌动前采集可以提高插穗的成活率,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生根效果,而保留适当数量的饱满芽有助于后续植株的生长发育。
【条文】5.1 苗床准备要求土壤疏松肥沃,pH值6.0~7.5,整地时施入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用量不低于2000kg。
【解读】苗床土壤条件直接影响苗木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有利于养分吸收,有机肥能提供全面营养并改善土壤结构。每亩不低于2000kg的施肥量确保了充足的养分供给,同时要确保肥料充分腐熟以防止烧苗现象发生。
【条文】6.3 定植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首次灌水量不宜过多,以渗透土层30cm为宜。
【解读】定植初期是苗木成活的关键阶段,合理灌溉至关重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可避免烂根现象,控制首次灌水量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多导致苗木窒息死亡,30cm的渗透深度能够满足苗木根系初期吸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