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济南市公共服务领域中园区和商圈名称的英文译写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济南市范围内园区、商圈等相关场所名称的英文翻译与标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Names in Public Service Areas in Jinan - Part 3: Parks and Business Distri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1/T 0005.3—2019是济南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公共服务领域中英文译写的统一性与准确性。该标准的第三部分专门针对园区商圈的名称英译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地名通名的翻译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在处理园区商圈的地名时,应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当地居民或管理者习惯使用的名称作为基础。例如,“高新区”可以被译为“High-Tech Zone”,这是基于广泛接受的专业术语。
此外,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或者历史意义的地名,应当保持其原有的文化特色。比如,“泉城广场”直接翻译为“Quancheng Square”,保留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和地理特征。
特定词汇的标准化表达
为了提高译文的一致性和可读性,标准对某些常见词汇给出了推荐译法。例如,“开发区”通常翻译成“Development Zone”,而“商业区”则建议采用“Business District”。这些标准化的表达方式有助于避免因个人理解不同而导致的翻译差异。
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上述指导原则,但每个具体案例仍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例如,在涉及国际交流频繁的区域,可能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来调整译文风格。
总之,《济南市公共服务领域名称英文译写规范 第3部分:园区商圈》不仅提供了具体的翻译指南,还强调了尊重原文含义、维护地方特色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向外界展示济南的城市形象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