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壤中有效汞的DTPA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精密度、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土壤中有效汞含量的测定。
Title:Soil -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Mercury - DTPA Extrac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XSYSJSXH 0002-2024《土壤 有效汞的测定 DTPA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较之前版本进行了多项修订,其中关于样品前处理中DTPA浸提剂浓度的调整尤为关键。原标准采用0.01mol/L DTPA溶液作为浸提剂,而新版标准将其调整为0.05mol/L。
这一改动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结果。0.05mol/L的DTPA溶液能够更有效地提取土壤中的有效态汞,尤其对于那些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粘重的土壤类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准确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2.5g置于25mL聚四氟乙烯离心管内。接着加入10.00mL 0.05mol/L DTPA溶液,确保完全覆盖样品表面。将离心管密封后置于振荡器上,在室温下以200r/min的速度振荡30min。之后静置30min,使悬浊液自然沉降。
然后,使用0.45μm水相滤膜过滤上清液至洁净的塑料瓶中,并立即进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电磁干扰,以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注意定期校准仪器并维护设备,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通过对多个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进行平行测定,可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还增强了其适用范围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