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散养猪重大动物疫病分类分段免疫技术的操作规范,包括免疫程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散养猪的免疫管理工作。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Segmental Immunization 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Major Animal Diseases in Free-range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729-2020《散养猪重大动物疫病分类分段免疫技术操作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散养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散养猪的免疫程序、疫苗选择、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有效防控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以下是对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地区散养生猪的重大动物疫病分类分段免疫工作。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对象,为宁夏地区的散养猪提供了具体的免疫指导。
二、术语和定义
1. 分类分段免疫:根据生猪生长阶段和疫病流行特点,将免疫工作分为多个阶段进行。
2. 重点免疫期:指疫病高发季节或特定生理时期,需要加强免疫的时间段。
三、免疫程序
1. 初生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初乳抗体检测合格的猪瘟活疫苗,7日龄接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21日龄接种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2. 断奶仔猪:断奶后7天内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14天后接种猪瘟活疫苗。
3. 生长育肥猪:60日龄接种猪瘟活疫苗,90日龄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120日龄接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四、疫苗选择与使用
1. 猪瘟活疫苗:选用国家批准的弱毒株疫苗,每头份剂量为1头份/头。
2. 口蹄疫灭活疫苗:选用国家批准的O型和亚洲I型双价灭活疫苗,每头份剂量为2毫升/头。
3.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选用国家批准的基因缺失株疫苗,每头份剂量为1头份/头。
4.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选用国家批准的灭活疫苗,每头份剂量为2毫升/头。
五、操作要求
1. 免疫前准备:免疫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准备好消毒剂、注射器、针头等物品,确保疫苗储存温度符合要求。
2. 注射部位:选择颈部两侧肌肉注射,避开血管和神经。
3. 注射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每人专管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4. 应急处理:如出现过敏反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六、档案管理
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记录每次免疫的时间、地点、猪只数量、疫苗种类、批号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检查。
七、注意事项
1. 疫苗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保持冷链,防止高温破坏疫苗效力。
2. 免疫期间要加强对猪群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3. 定期开展免疫效果监测,评估免疫质量。
八、附录
附录A提供了常见疫苗的使用说明,包括疫苗名称、生产厂家、保存条件、免疫剂量等内容。附录B给出了免疫记录表的格式样本,方便实际操作中使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4/T 1729-2020标准从免疫程序、疫苗选择到具体操作细节都做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高散养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