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春上海”大型赛会活动志愿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组织管理、服务流程、培训与保障、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由“青春上海”组织或参与的大型赛会活动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Youth Shanghai\" Large-scale Event Volunteer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5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春上海”大型赛会活动志愿服务管理规范》(DB31/T 1147-2019)是由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志愿服务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青春上海”品牌下的大型赛会活动志愿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条文:5.2.1 志愿者招募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志愿者来源广泛,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志愿者招募的透明度和多样性。组织方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募信息,吸引不同背景的志愿者参与,同时对报名者的资格进行审核,确保其能够胜任志愿服务任务。
条文:5.3.1 志愿者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志愿服务理念、服务技能、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等内容。
解读:培训是保障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培训不仅限于基本的服务技能,还应涵盖理论知识如志愿服务精神,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应对策略,以提高志愿者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志愿服务现场管理
条文:6.1.1 每个志愿服务站点需配备一名负责人,负责协调本区域内的志愿服务工作。
解读:设立站点负责人有助于集中管理和快速响应。负责人不仅要熟悉整个活动流程,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并保持团队运作顺畅。
条文:6.2.1 志愿者在岗期间应佩戴统一标识,并严格遵守岗位职责。
解读:统一标识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也便于公众识别。志愿者需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在指定区域内履行义务,不得擅自离开或从事与职责无关的事情,从而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和秩序性。
志愿者激励与评估
条文:7.1.1 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
解读:合理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可以采用荣誉证书、推荐信等形式来肯定志愿者的努力成果,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条文:7.2.1 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效果评估,收集反馈意见用于改进后续服务。
解读:持续改进是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获取参与者的意见建议,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调整优化相关流程制度,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是对DB31/T 1147-2019中部分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从事或关注此类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