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过氧化氢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构建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研究及相关实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Oxidative Damage Model of 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过氧化氢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是研究奶牛乳腺健康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对DB15/T 1900—2020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实验材料准备
标准指出,实验所用的H2O2浓度需精确控制在0.5 mmol/L至2 mmol/L之间。这是因为该浓度范围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引发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同时避免过高浓度导致非特异性毒性。此外,细胞培养基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推荐使用DMEM/F12作为基础培养基,因为它能提供最佳的营养支持和pH稳定性。
2. 细胞处理与分组
实验设计要求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培养条件下的培养,而各处理组则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H2O2。阳性对照通常采用已知的氧化剂如百草枯,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这种多组别设置有助于全面评估氧化损伤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3. 检测指标
本标准强调了多项关键检测指标的重要性:
- 细胞活力测定:通过CCK-8法评估细胞存活率,这是判断氧化损伤程度的基础。
- 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这些酶的活性变化直接反映细胞应对氧化压力的能力。
- 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MDA水平升高表明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加剧,是衡量氧化损伤的一个敏感标志。
- 基因表达分析:特别是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基因如Nrf2、Keap1等,其表达模式的变化可揭示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
4. 实验结果分析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标准建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同时,还特别提到需要结合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直观了解氧化损伤带来的形态学改变。
以上内容基于DB15/T 1900—2020标准中的核心要求,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该模型构建流程,从而获得科学有效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