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菜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塑料大棚菜豆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ardlong Bean Production in Plastic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42-2020《塑料大棚菜豆生产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塑料大棚中菜豆的种植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建设
标准要求: 菜豆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地块,并且要求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
解读: 这一点强调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对于菜豆生长的重要性。适宜的土壤酸碱度能够保证养分的有效性,而足够的有机质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此外,排水和灌溉系统的完善可以有效避免因积水导致的根系腐烂问题。
栽培管理
标准要求: 菜豆播种前需进行整地作畦,畦宽1.2m~1.5m,高15cm~20cm,沟宽30cm~40cm。播种时行距30cm~40cm,株距15cm~20cm。
解读: 整地作畦不仅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还能改善通气状况,促进根系发育。合理的行距和株距可以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避免密度过大造成通风不良,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施肥方法
标准要求: 底肥施用量为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45吨,氮磷钾复合肥300kg~450kg。追肥应在开花结荚期进行,每次追肥量不超过30kg/亩。
解读: 充足的基础肥料供应是保障菜豆健康生长的前提条件之一。腐熟有机肥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追肥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标准要求: 防治菜豆锈病可选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
解读: 病虫害是影响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浓度控制,过高浓度可能会对作物本身造成伤害。同时,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也是防止抗药性产生的一种有效手段。
收获标准
标准要求: 当荚果饱满、颜色正常时即可采收,一般从开花到收获时间为10天~15天。
解读: 及时采收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鲜嫩度,也有利于下一茬作物的种植安排。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采收频率同样重要,尤其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更应该加快采收速度以减少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DB1507T42-2020《塑料大棚菜豆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