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大蚕饲养的场地要求、饲养管理技术、饲料管理、环境控制及病害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桑蚕大蚕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aring of Silkworm Larva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375-2020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桑蚕养殖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桑蚕大蚕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
1. 温度:适宜温度为24℃-28℃。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当温度超过30℃时,应采取喷雾降温等措施;低于22℃时,需通过加温设备升温。
2. 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之间。湿度过低会导致蚕体失水过多,影响健康;湿度过高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疾病。可通过洒水增加湿度,或开窗通风降低湿度来调节。
3. 光照:每天保证10-12小时的光照时间。自然光不足时可使用人工光源补充。
二、饲料供应
1. 桑叶质量:选择新鲜、无病虫害、无农药残留的桑叶。采摘时要避开雨天和刚打过农药的时间段。
2. 投喂量:根据蚕的日龄和个体大小确定投喂量。一般而言,每头蚕每日所需桑叶量为其体重的2-3倍。
3. 投喂次数:每天投喂4-6次,间隔时间均匀分布。每次投喂前要清理残余桑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三、日常管理
1. 消毒防疫: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常用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同时做好防鼠、防鸟等工作,避免外界因素干扰。
2. 蚕病防治:一旦发现病蚕,立即隔离治疗,并对整个群体进行全面检查。可以采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细菌性疾病,使用驱虫剂防止寄生虫感染。
3. 倒眠操作:当蚕达到一定龄期后需要进行倒眠处理,即将蚕从旧茧中取出放入新环境中继续成长。此过程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顺利过渡。
四、采茧时机
1. 成熟标志:观察蚕的颜色变化及活动状态,当其体色转为黄白色且停止进食时即可准备采茧。
2. 时间选择: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采茧作业,此时气温较为适宜,有利于保持茧的质量。
3. 方法步骤:先轻轻敲击蚕匾使蚕掉落至地面,然后将茧收集起来并分类存放。对于未成熟的蚕要及时淘汰掉,以免影响整体产量。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