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原则、分类要求、收集运输、处理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omestic Wast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in Beautiful Countrys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065-2019《美丽乡村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分类类别与标识
标准明确规定了农村生活垃圾应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每类垃圾都有特定的颜色标识:可回收物为蓝色,易腐垃圾为绿色,有害垃圾为红色,其他垃圾为灰色。这种分类方法旨在通过颜色区分帮助村民快速识别并正确投放垃圾。
收集设施设置
在收集设施的设置上,标准要求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一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并且每个收集点需配备相应的分类垃圾桶。对于人口较多或面积较大的村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收集点。此外,还强调了收集点的位置选择要方便居民投放,同时便于后续运输车辆作业。
处理方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例如,可回收物应送往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再利用;易腐垃圾可通过堆肥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有害垃圾需要交由专业机构安全处置;而其他垃圾则送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运输管理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后的有效处理,标准对垃圾运输也做出了严格规定。要求运输工具必须密封良好,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现象。同时,不同种类的垃圾应当分开运输,不得混装混运。运输路线的选择也要尽量避开居民密集区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宣传教育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广大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增强公众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上就是DB45/T 2065-2019《美丽乡村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这一标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