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蔗茎尖脱毒组培苗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甘蔗茎尖脱毒组培苗的繁育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Sugarcane Apical Meristem Virus-fre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蔗茎尖脱毒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DB45/T 2034-201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甘蔗茎尖脱毒组培苗的繁育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茎尖选择
标准中规定茎尖的选择应以健康无病害的植株为源材料。具体要求包括:
- 植株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 选择生长点饱满、色泽正常的茎尖,长度通常在0.3至0.5毫米之间。
- 确保茎尖来源的母本植株已经经过初步检测,确认不携带病毒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2. 外植体处理
外植体处理是保证组培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 使用70%酒精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间控制在30秒到1分钟之间。
- 接着用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浸泡5至10分钟,以进一步灭菌。
- 消毒后的外植体需用无菌水冲洗至少3次,每次5至10分钟,避免残留药剂对后续培养造成影响。
3. 培养基配方
推荐使用的培养基为MS(Murashige和Skoog)基本培养基,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激素浓度:
- 生长素类物质如NAA或IBA的浓度一般设置在0.1至0.5mg/L范围内。
- 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如6-BA的浓度建议保持在0.5至2.0mg/L之间。
- pH值应调节至5.8左右,并加入适量的琼脂作为凝固剂。
4. 培养条件
适宜的培养环境对于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
- 温度维持在25±2℃之间。
- 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至3000lux,每日光照时间为12小时。
- 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5. 移栽管理
当试管苗长至3-5厘米且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 移栽前需先炼苗一周,逐渐降低温室内的湿度并增加通风量。
- 选用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基质作为栽培介质。
- 定期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及时补充水分及养分。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甘蔗茎尖脱毒组培苗的质量与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