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山羊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址选择、圈舍建设、饲料与营养、繁殖管理、卫生防疫及常见疾病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藏山羊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ising and Management of Tibetan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3-2019藏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由四川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藏山羊的饲养管理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场舍建设
标准要求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干燥通风、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区域。场舍的设计需符合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及防潮的要求,确保良好的采光和空气流通。具体而言,圈舍地面应高于周围地面至少30厘米,并铺设防滑材料,以防止山羊滑倒受伤。此外,还应设置足够的运动场地,供藏山羊进行日常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适应能力。
二、饲料与饮水
标准强调了饲料的质量控制,规定饲料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污染,并且要根据藏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比。例如,幼龄期需要高蛋白低纤维的饲料,而成年羊则适合低蛋白高纤维的饲料。同时,饮水质量至关重要,必须保证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槽中的水,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污染。
三、疾病防控
在疾病防控方面,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包括定期消毒、疫苗接种以及驱虫等措施。对于常见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应制定详细的防治方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守停药期的规定,确保肉品安全。此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寻求专业兽医的帮助。
四、繁殖管理
关于繁殖管理,标准指出种公羊与母羊的比例一般为1:20至1:30,以便于充分交配。母羊的最佳配种年龄为8-12月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即可考虑配种。妊娠期间要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分娩前后更要加强护理,确保母子平安。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5133T 3-2019藏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涵盖了从环境条件到具体操作流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养殖户科学化、规范化地开展藏山羊养殖工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