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思茅松速生丰产林的栽培及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 of Pine Sylvestris in Sima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思茅松速生丰产林的栽培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条文: 林地应选择在海拔800米至20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壤,pH值在4.5至6.5之间的区域。造林前需进行全面的整地,清除杂草和灌木,翻耕深度不少于30厘米。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思茅松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海拔、土壤类型及pH值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树木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整地工作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基础,通过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通气性和保水性。
苗木选择与处理
条文: 应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容器苗,苗高应在2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3厘米。种植前需将苗木根系浸泡于清水中12小时,以促进吸水。
解读: 苗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造林的成功率。选择一年生容器苗能够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根系发育和适应能力。适当的浸泡处理有助于缓解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根系损伤,提高移栽后的存活率。
栽植密度与方法
条文: 初期栽植密度建议为每公顷2200株至2500株,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用穴状整地后挖坑栽植的方法,坑径和坑深均应达到40厘米。
解读: 合理的栽植密度对于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至关重要。初期较高的密度有利于快速占据空间,抑制杂草生长,但随着时间推移需要逐步疏伐以保证单株生长空间。挖大坑则能更好地容纳苗木根系,为其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抚育管理
条文: 定期除草松土,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施肥宜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每公顷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00公斤至300公斤。
解读: 抚育管理是维持林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定期的除草松土不仅减少了竞争性植物对养分的争夺,还改善了土壤透气性。合理的施肥方案结合了长效性和即时效果,既满足了树木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又避免了过量施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3T 965-2020》标准从选址到抚育管理各个环节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推动思茅松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