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各类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消毒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isinfection in Schools dur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57-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学校消毒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学校环境制定的消毒技术标准,旨在指导学校科学、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消毒剂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消毒产品,并且要求对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使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参数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含氯消毒剂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其有效氯含量一般应在500mg/L至1000mg/L之间,作用时间为3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确保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
其次,关于消毒操作流程,标准强调了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及消毒前后的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此外,在实施消毒之前,需要清除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以提高消毒效果。消毒结束后,应彻底通风换气,防止残留消毒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再者,针对不同场所的消毒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教室、图书馆等人流密集区域,建议采用喷洒或擦拭的方式进行消毒;而对于卫生间、垃圾站等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则需要加强清洁频次,必要时可增加消毒次数。同时,还特别提到空调系统过滤网的清洗消毒工作,要求定期更换滤网并对其进行彻底清洗。
最后,关于消毒效果的评估与监测,标准提出应当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时间、地点、方式、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浓度等信息。学校应定期邀请专业机构对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安全标准。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学校消毒技术规范》为学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升校园防疫水平,保障师生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