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及评估报告的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Fire Safety of High-Risk Units in Fi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DB12/T 916-2019)是天津市地方标准,为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评估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火灾高危单位的概念,是指容易引发重大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单位。这一定义强调了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重要性,要求对这类单位实施更为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二、评估内容
标准规定了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管理状况、建筑防火条件、消防设施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灭火救援能力等五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单位内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消防职责。
三、评估方法
评估采用现场检查与资料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现场检查部分,要求重点查看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出口是否符合规范;而对于资料审查,则需全面核查单位的消防档案记录。此外,还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
四、风险分级
根据评估结果将火灾隐患分为一般隐患、较大隐患和重大隐患三个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期限要求。重大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较大隐患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而一般隐患则需要定期复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五、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定期评估制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评估,并且在发生火灾后或者发现新的安全隐患时及时组织专项评估。同时,要求单位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严格执行,形成闭环管理流程,促进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六、附录部分
附录A给出了详细的评估表模板,方便实际操作使用;附录B列举了一些典型火灾案例分析,有助于加深理解各类隐患的危害程度及其防范要点。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链条,而且注重细节把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它为企业单位建立健全自身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督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