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有机肥中铅、镉、铬、镍、铜、锌、砷和汞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有机肥中上述元素的含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Lead, Cadmium, Chromium, Nickel, Copper, Zinc, Arsenic and Mercury in Organic Fertilizer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37—2020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有机肥料中铅(Pb)、镉(Cd)、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和汞(Hg)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标准要求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采集时需按照GB/T 8172的规定执行。样品制备过程中,要确保工具清洁且不含有待测元素。样品粉碎后应过筛至粒径小于0.45mm,并充分混匀备用。
分析步骤
1. 仪器校准:使用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工作曲线线性良好。
2. 样品处理:称取适量样品,加入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直至样品完全溶解。
3. 仪器分析:将消解后的样品溶液导入ICP-MS仪器中进行测定,记录各元素的信号强度。
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空白试验、标准曲线验证以及加标回收率测试。空白溶液中目标元素浓度不得超过方法检出限;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应大于0.995;加标回收率应在70%-120%之间。
数据处理
测定结果以干基计,计算公式为:
\\[ C = \\frac{m}{m_0} \\times F \\]
其中 \\(C\\) 表示测定值(mg/kg),\\(m\\) 是样品溶液中元素的质量,\\(m_0\\) 是样品质量,\\(F\\) 为稀释倍数。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7/T 3937—2020强调了从样品采集到最终数据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保障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标准对于规范有机肥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