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果腐病的术语和定义、发生规律、防治原则与策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花生果腐病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anut Pod R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43—2020花生果腐病防治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花生果腐病的防治工作。以下是部分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中明确了“花生果腐病”的定义,指由特定病原菌引起的花生果实腐烂现象。理解这一定义有助于准确识别病害,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2. 农业防治
- 强调选用抗病品种的重要性,并指出种子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等方法提高播种质量。这些措施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3. 化学防治
- 规定在发病初期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作业,并要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用药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食品安全。
4. 物理防治
- 提倡采用太阳能消毒法对土壤进行处理,通过高温杀灭潜伏于土中的病原体。这种方法环保且经济实惠,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5. 综合管理
- 建议结合以上多种方式构建完整的防控体系,同时强调田间监测的作用,及时掌握病情发展动态以便调整策略。
6. 安全间隔期
- 明确指出收获前必须遵守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残留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该标准为指导花生种植户科学合理地开展果腐病防治提供了权威依据,对于促进当地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