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保无人飞机施药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应急处理措施及作业后的安全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植保无人飞机进行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的施药作业及相关活动。
Title: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rone-based Pest Control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39—2020《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安全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植保无人机施药作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指导,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作业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人员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技能:
- 持证上岗:从事植保无人机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 健康状况良好: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无色盲、听力障碍等影响正常工作的疾病。
- 熟悉设备:操作者需充分了解所使用的无人机型号及其操作手册中的所有功能。
2. 环境条件
对于施药环境有着严格的规定:
- 天气因素:风速不超过4米/秒,避免大风天气作业以防止药液飘移;相对湿度应在60%以上,防止药效降低。
- 地形限制:作业区域地面平坦开阔,避免在陡坡或复杂地形上进行作业。
- 水源保障:作业现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供清洗喷洒系统使用。
3. 设备检查与维护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及施药效果,标准强调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 在每次作业前应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电量、螺旋桨状态、GPS定位系统等。
- 定期保养喷洒系统,确保喷嘴畅通无阻,调整合适的流量设置。
- 储存时注意防潮防晒,并远离易燃物品存放。
4. 施药过程管理
关于实际操作环节的具体规定如下:
-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作业范围、时间安排以及预期目标。
- 根据作物种类选择适宜的农药种类及浓度配比。
- 实施过程中保持匀速直线飞行,避免重复覆盖或遗漏。
- 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残留物,妥善处理废弃物。
5. 应急预案
为应对突发情况制定了应急措施:
- 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个人防护装备。
- 设置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快速联系相关部门获取帮助。
- 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安全技术规范》不仅关注到了技术层面的要求,还特别注重了安全管理方面的细节,这对于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