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料产品中铅、镉、铬和镍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油料产品中铅、镉、铬和镍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lead, cadmium, chromium and nickel in oil products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36—2020《油料产品中铅、镉、铬和镍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使用ICP-MS方法测定油料产品中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铬(Cr)和镍(Ni)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表述等内容。以下将选取标准中的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原理
该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将待测样品溶液中的目标金属元素转化为正离子,并利用质谱仪对这些离子进行质量分析和检测。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及多元素同时测定的特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
样品制备
1. 样品采集:应按照GB/T 4789.21的规定执行,确保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处理:
- 对于固体或半固体油料产品,需先将其粉碎成细小颗粒状;
- 称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
- 加入适当的消化剂(如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在密闭条件下加热消解至完全溶解;
- 冷却后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3. 空白对照:平行操作一份不含任何待测成分的空白试样作为对照。
分析步骤
1. 仪器校准:
- 使用标准溶液系列对仪器进行线性范围内的校准;
- 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 样品测定:
- 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注入ICP-MS仪器中;
- 记录各目标元素的质量数信号强度值;
- 若发现异常峰形或干扰信号,则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因素。
3. 数据记录与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各目标元素的浓度。
结果计算
- Pb、Cd、Cr和Ni含量分别按下式计算:
\\[
C_i = \\frac{m_i}{V}
\\]
式中 \\(C_i\\) 表示第i种元素的浓度(mg/kg);\\(m_i\\) 表示从标准曲线查得对应元素的质量数信号强度值所对应的量(μg);\\(V\\) 表示最终定容体积(mL)。
注意事项
-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 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以保证测量精度;
- 当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基体物质时,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此时可考虑稀释样品或选择其他更合适的前处理方法;
- 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有助于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对DB37/T 3936—2020标准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