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补充耕地快速培肥的基本原则、技术措施、实施步骤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补充耕地的快速培肥工作,以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
Title:Supplementary Cultivated Land Rapid Fertil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36-2019补充耕地快速培肥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补充耕地的快速培肥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或复垦等方式新增的耕地,以及因退化而需要恢复肥力的耕地。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在特定区域和条件下实施。
2.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在进行快速培肥前,需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全面调查,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准确掌握土壤现状,才能制定针对性的培肥措施。
3. 培肥目标与指标
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培肥目标,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2%以上,速效氮磷钾含量达到一定水平。这些量化指标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4. 施肥方案设计
强调施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相结合的方法,推荐使用商品有机肥或堆肥,同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配比化肥种类与用量。此外,提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5. 耕作制度优化
提出实行轮作休耕制度,避免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建议种植绿肥作物作为间作或覆盖作物,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又能抑制杂草生长。
6. 水分管理
水分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保持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促进微生物活动及养分转化。
7. 监测与评估
要求定期对培肥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并建立档案记录。通过对比分析,不断调整和完善培肥策略,确保长期稳定的效果。
8. 环境保护
在整个培肥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推广使用环保型材料和技术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有助于理解和执行相关技术规程,从而有效改善补充耕地的质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