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服务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营和服务提供。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Community 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2/T 1006-2019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服务规范》是无锡市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功能、性能和服务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定,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界定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概念,即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各类社区资源,面向政府、居民和社会组织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这一定义强调了平台的多功能性和服务对象的多样性,为后续功能设计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要求
第4.1条规定平台应具备统一的数据接入接口,确保各类数据能够标准化采集和交换。这要求平台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数据兼容性问题,采用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便于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互通。
三、功能要求
3.1 数据管理功能
标准指出平台需具备完整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共享。特别强调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校验和清洗工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这对于提升平台决策支持能力至关重要。
3.2 服务管理功能
第5.2.1条要求平台应提供便捷的服务申请、受理、跟踪和反馈全流程管理。具体而言,需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保证服务过程透明可追溯。同时,还应具备智能化调度功能,根据服务需求合理分配资源。
四、性能要求
第6.1条对平台响应时间提出明确要求:用户操作响应时间不得超过3秒,查询请求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是衡量平台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准。
五、安全要求
标准特别重视信息安全保护,在第7章中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措施。例如,要求采取加密传输、访问控制等手段保障数据安全;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漏洞修复工作,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入侵。
六、运维管理
第8章详细规定了平台日常运维管理流程,包括故障处理、版本更新、备份恢复等内容。强调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响应并恢复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DB3202/T 1006-2019》从多个层面规范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标准,对于推动智慧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项要求执行,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