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蓝杉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蓝杉播种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Blue Spruce by Sow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260—2020《蓝杉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蓝杉播种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根据规程第4.1条,种子应在蓝杉果实成熟期及时采收。具体操作为:当蓝杉球果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且开始裂开时即可采摘。采收后的球果需在阳光下晾晒至完全干燥,然后用手或机械脱粒,得到纯净的种子。第4.2条规定了种子处理方法,包括对种子进行筛选分级,去除杂质和瘪粒,确保种子质量。此外,为了提高发芽率,应采用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进行催芽处理。
二、圃地选择与准备
规程第5.1条指出,育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避免选择低洼积水处及重茬地。第5.2条要求圃地深耕细作,施足基肥。具体做法是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翻耕深度不低于30厘米,并做好畦面平整工作。
三、播种方法
按照第6.1条的要求,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播种前要浇透底水,待水分渗透后再均匀撒播种子。第6.2条规定了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30-50克之间。播种后覆土厚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并轻轻压实。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萌发。
四、苗期管理
规程第7.1条强调了幼苗出土后的管理工作,包括适时浇水、除草和间苗。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土壤板结,可采取中耕松土措施。第7.2条提到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苗木生长旺盛期每月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每亩用量约15公斤。另外还需注意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以上是对DB21/T 3260—2020《蓝杉播种育苗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