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修复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修复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的修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storation of Moderately Degraded Natural Temperate Grass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582-2020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修复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的概念,即植被覆盖度降低至40%-60%,草层高度在10-20厘米之间,且存在明显的土壤侵蚀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措施提供了明确的对象范围。
其次,在修复原则方面,规程强调了“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修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通过保护现有植被、控制放牧强度等手段促进草原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当自然恢复效果不明显时,可采取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如补播优质牧草、设置围栏等。
再者,关于修复措施的具体实施,规程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例如,在植被恢复环节,建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植物种源,并采用合理的播种方式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对于土壤改良,则需根据实际情况施加有机肥料或生物菌剂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此外,还特别指出要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定期评估修复成效并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最后,在项目验收与后期管护上,规程要求完成修复工程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包括但不限于植被覆盖率、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并且明确规定了后续管护年限不得少于五年,期间需要持续关注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DB23/T 2582-2020》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注重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些核心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推进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的生态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