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花菜切茎繁殖的术语和定义、繁殖材料准备、切茎处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花菜切茎繁殖及其相关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aylily Cutt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6T 016-2020《黄花菜切茎繁殖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为黄花菜切茎繁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切茎繁殖:将黄花菜植株地下根状茎切成若干段,每段保留一定数量的芽眼,用于培育新植株的方法。
解析:这一定义明确了切茎繁殖的具体操作方式,强调了切茎时需确保每段根状茎上有足够的芽眼,以保证繁殖成功率。
二、繁殖材料准备
2.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作为繁殖材料。
解析:母株的质量直接影响后代植株的健康状况。选择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母株可以有效避免后期管理中的麻烦,提高成活率。
三、切茎方法
3. 将根状茎切成5-7厘米长的小段,每段保留2-3个芽眼。
解析:规定了切茎长度及每个小段上芽眼的数量,这是为了保证每段都能正常发芽生长。过短可能缺乏足够的养分支持,而过多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四、种植管理
4. 挖穴深约15厘米,宽20厘米,株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
解析:合理的穴深与宽度以及适宜的株行距有助于黄花菜幼苗更好地扎根并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养分。这样的间距既能让植物充分扩展又能方便田间作业。
五、病虫害防治
5. 定期检查植株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或生物措施进行防治。
解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巡查可以尽早发现问题所在,采用物理(如人工捕捉)或生物(利用天敌)手段代替化学农药,不仅环保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六、采收标准
6. 当花蕾饱满呈黄色时即可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摘影响品质。
解析:明确采收的最佳时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过早采摘会导致产量下降,而延迟则会使花朵开放影响商品价值。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材到最终收获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定能够有效地提高黄花菜切茎繁殖的成功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