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电子文件数据交换接口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场景,为相关系统开发和实施提供指导。
Title: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 Hazardous Substances Testing Report - Data Exchange Interface for Electronic Fi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5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DZJN 192-2023《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电子文件数据交换接口》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数据交换格式的细节调整。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JSON-LD格式的支持进行了强化,这不仅提升了数据的互操作性,也增加了系统的兼容性。
以“JSON-LD上下文定义”为例,这是新版标准中的一个关键变化。旧版标准仅提供了基本的JSON结构要求,而新版则明确规定了如何通过JSON-LD上下文来扩展和标准化数据表示。例如,在描述有害物质成分时,旧版可能只是简单列出元素名称和含量,但新版通过引入特定的JSON-LD上下文,可以更精确地标注每个成分的来源、检测方法及其合规状态。
具体应用时,企业需要确保其系统能够生成符合JSON-LD规范的数据包。这意味着不仅要正确设置@context字段,还需要按照标准预定义的词汇表来组织数据内容。例如,对于铅(Pb)的检测结果,应使用标准中提供的特定术语来描述属性,如“http://tdzjn/192/2023#PbContent”,并附上相应的计量单位和检测依据代码。
这种改进的好处在于,不同厂商之间可以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轻松交换信息,减少了因格式不一致导致的误解或错误。同时,这也为未来进一步的技术集成奠定了基础,比如自动化报告生成或跨平台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
因此,企业在实施该标准时,应当仔细研究JSON-LD部分的具体要求,并及时更新相关软件工具,以保证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