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牧草与奶牛-蚯蚓-龙虾种养循环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鲜食玉米-牧草与奶牛-蚯蚓-龙虾种养循环模式的生产与管理。
Title: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Integrated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of Sweet Corn - Forage Grass with Dairy Cows - Earthworms - Lob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42-2020《鲜食玉米-牧草与奶牛-蚯蚓-龙虾种养循环操作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生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总体要求:本部分明确了种养循环的基本原则,包括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并重。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2. 鲜食玉米种植管理:
- 品种选择:推荐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且产量高的品种。
- 播种时间:根据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期,以保证作物生长周期与后续养殖环节相匹配。
- 田间管理:包括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灌溉等措施,促进玉米健康生长的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
3. 牧草与奶牛养殖:
- 牧草种植:建议采用多年生牧草如黑麦草或苜蓿作为饲料来源,这些植物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能有效固定土壤。
- 奶牛饲养:提倡采用现代化圈舍设计,改善动物福利,并通过科学配方提高饲料转化率。
4. 蚯蚓处理废弃物:
- 收集原料:将来自玉米种植和奶牛养殖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如秸秆、粪便)用于蚯蚓养殖。
- 养殖技术:控制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定期翻动堆肥层以促进氧气流通,从而加快有机物分解速度。
5. 龙虾养殖:
- 水体准备: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设置合理的池塘结构便于管理。
- 放苗时机:选择春季气温回升时投放幼苗,避免极端天气影响成活率。
- 日常管理:监测水质参数,及时调整投喂策略,预防疾病发生。
6. 循环链接机制:
- 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利用蚯蚓处理后的剩余物作为龙虾饲料的一部分;同时鼓励将龙虾收获后的残渣返回农田作为肥料。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项标准不仅关注单一产业的发展,更注重整个系统的优化整合,力求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对于想要实践这种新型农业模式的人来说,理解并遵循这些指导原则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