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风味酸粥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磨浆、蒸煮、调味等工艺制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酸粥产品。
Title:Flavored sour rice porridge
中国标准分类号:X1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发布的《TNMSP 33-2025 准香味道 风味酸粥》标准中,与旧版相比,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在于对“风味酸粥”中“酸味来源”的定义和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规范。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产品真实性和品质控制的重视,也为生产方提供了更清晰的技术指导。
新版本标准将“酸味来源”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如乳酸、乙酸等),二是人工添加的酸性物质(如柠檬酸、苹果酸等)。这一区分明确了风味酸粥应以自然发酵为主导,避免过度依赖人工酸味剂,从而保证产品的天然属性和健康价值。
在应用层面,这一条文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需在原料选择上更加注重发酵菌种的稳定性与纯度,确保酸味来源于可控的自然发酵过程。其次,在检测环节,必须采用更为精准的理化指标分析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准确测定有机酸含量,防止因检测方法不当导致的产品不合格。
此外,该条文还强调了标签标识的透明性。对于使用人工酸味剂的产品,必须在配料表中明确标注,并注明其添加量。这一规定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同时也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TNMSP 33-2025 准香味道 风味酸粥》中关于“酸味来源”的规范,不仅是技术上的细化,更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