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树干腐病的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及具体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苹果树干腐病的预防与治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pple Tree Trunk R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苹果树干腐病防治技术规程》(DB14/T2023-2020)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苹果树干腐病防治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苹果树干腐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综合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界定了“苹果树干腐病”的概念,即由特定病原菌引起的一种危害苹果树主干和枝干的病害。准确理解这一定义有助于正确识别病症,避免与其他类似病害混淆。
二、病害发生条件
规程指出,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弱树势以及不良栽培管理措施均可能促使病害发生。特别强调了果园排水不畅、过度修剪或施肥不当等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三、诊断方法
规程提出了基于症状观察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来确诊干腐病。包括检查皮层颜色变化、组织坏死程度等外部特征,并通过分离培养等方式确认病原菌种类。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确保采取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四、预防措施
1. 选用健康苗木:在建园时选择无病害侵染的优质苗木。
2. 合理修剪:冬季修剪时注意剪除病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3.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促进树体健壮生长。
4. 及时清理病残体:清除园内枯死枝条及落叶,减少越冬菌源。
五、化学防治
规程推荐了几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用于喷雾或涂抹处理病斑。例如,在春季萌芽前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洒,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托布津等内吸性药剂局部涂抹患处。同时提醒使用者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防止产生药害。
六、生物防治
鼓励采用拮抗菌株如芽孢杆菌等进行土壤改良或叶面喷施,构建有利于抑制病原菌繁殖的生态体系。这种方法不仅环保而且可持续发展。
七、综合管理策略
规程倡导将以上各项措施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例如结合物理屏障法(如包裹树干),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定期评估防治效果并调整方案。
总之,《苹果树干腐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果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针,帮助他们有效应对这一常见且严重的病害问题。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显著降低经济损失,保障苹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