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塑料大棚基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育苗设施与设备、基质选择与处理、种苗选择、育苗管理技术要求及病虫害防治等。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草莓塑料大棚基质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Strawberry Substrate Seedl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in Plastic Greenhouses - DB14T2022-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草莓塑料大棚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14/T 2022-2020)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草莓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育苗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育苗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光照充足的区域。大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通常白天保持在20℃至25℃之间,夜间不低于8℃。湿度方面,空气相对湿度建议维持在60%-70%之间。
基质选择与处理
标准强调了基质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无土栽培基质如椰糠、珍珠岩或蛭石等混合物作为育苗介质。在使用前需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采用蒸汽消毒法或者化学药剂浸泡的方式,确保基质无病菌和害虫。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保证出苗率的关键步骤。标准要求种子在播种前需要经过温水浸种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继续浸泡4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备用。
播种与管理
播种时应注意均匀撒播,并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以保护种子。播种后要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幼苗期要加强水分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浇水量,同时定期施加适量肥料促进生长。
病虫害防治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标准提倡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合理用药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发现初期病害迹象时可立即移除受感染植株;对于蚜虫等害虫,则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来达到控制效果。
以上是对《草莓塑料大棚基质育苗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高草莓幼苗的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