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蛋鸭笼养舍内环境控制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蛋鸭笼养生产中舍内环境的控制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door Environment Control of Caged Egg Duck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226-2020《蛋鸭笼养舍内环境控制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蛋鸭笼养舍内的环境控制,提高蛋鸭养殖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温度管理
根据标准第5.1条,蛋鸭适宜的生活温度范围为15℃至25℃。当舍内温度超过此范围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通过安装湿帘风机系统来降低舍内温度;在寒冷季节,则需要加强保温措施,如使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减少热量损失。此外还强调了保持空气流通的重要性,避免因通风不良导致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蛋鸭健康。
二、湿度调控
第5.2条规定了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0%~7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蛋鸭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发现湿度过大,可以适当增加换气次数;若湿度偏低,则可通过喷雾装置向空气中添加水分以达到调节目的。同时要求定期检查供水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防止漏水造成局部积水从而引发疾病传播风险。
三、光照周期设置
依据第5.3节内容,蛋鸭每天需要至少14小时以上的自然光或者人工光源照射时间。合理的光照安排有助于促进产蛋量提升并保证母鸭身体状况良好。建议采用定时开关灯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确保每只鸭子都能均匀接收到足够的光线照射。
四、卫生防疫要求
本标准特别重视环境卫生问题,第6章全面阐述了清洁消毒流程以及预防措施。首先强调要定期清扫粪便并及时处理废弃物;其次指出每次更换饲料槽后都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最后提醒养殖户密切关注鸭群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诊治,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五、营养供给方案
第7章详细说明了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比例及来源渠道。例如雏鸭期主要依赖高蛋白饲料;育成期则需平衡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成年期重点在于维持均衡饮食结构的同时适量补充钙质以满足产蛋需求。另外还特别提到饮水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水源选择、过滤净化处理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指南。
六、应急响应机制
最后,在附录A中列出了常见突发事件应对策略。比如遇到停电事故时如何快速恢复供电保障生命支持系统运转;遭遇极端天气变化时怎样迅速调整内部设施参数等等。这些预案不仅能够帮助经营者有效规避潜在风险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蛋鸭笼养舍内环境控制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出发为蛋鸭养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更加高效环保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