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莲藕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莲藕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tus Roo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2T 155-2019 莲藕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唐山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莲藕的种植过程,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优质的莲藕品种。例如,“冀藕1号”因其生长旺盛、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被推荐使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莲藕的整体品质,还能有效降低种植风险。
二、栽培环境
莲藕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土壤pH值以6.5-7.5为宜。此外,种植区域应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确保雨季排水通畅,旱季能及时灌溉。这一规定强调了环境对莲藕生长的重要性,良好的栽培环境能够促进莲藕健康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三、播种与定植
播种前需将种藕置于2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并保持温度恒定,以促进发芽。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进行定植,株行距一般为1米×1.5米。定植后要保证水位适中,初期水深控制在5-10厘米之间,随着植株生长逐渐加深至20-30厘米。科学合理的定植方式可以提高成活率,为后续管理奠定基础。
四、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水分管理上,不同生长阶段需调整适宜的水位高度;施肥则遵循“基肥足、追肥早”的原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适量追肥,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对于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成虫,化学药剂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施用造成环境污染及残留超标问题。
五、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最佳采收期,通常是在开花后30天左右开始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保护地下茎不受损伤,同时清理干净泥土杂质,保证产品外观整洁美观。适时采收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也有利于下一轮种植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1302T 155-2019 莲藕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收获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规定,为莲藕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遵循这些标准不仅可以提高莲藕产量和质量,还有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