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菌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香菇菌棒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iitake Mushroom Lo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6T 162-2019《香菇菌棒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保定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香菇菌棒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材料选择:标准明确指出,生产香菇菌棒所使用的木屑应为阔叶树木屑,且要求新鲜、无霉变。这是为了确保菌棒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从而支持香菇菌种的健康生长。
2. 配料比例:标准规定了菌棒的基本配料比例,通常包括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和石灰1%。这样的配比能够提供香菇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并维持适宜的酸碱度。
3. 装袋与灭菌:菌棒装袋时需紧密但不过紧,以保证内部有足够的氧气供应。灭菌过程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在100℃条件下持续8小时以上,以彻底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4. 接种操作:接种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使用经过认证的优质香菇菌种。操作人员需佩戴无菌手套并使用酒精棉擦拭工具表面,以减少污染风险。
5. 发菌管理:发菌室温度应控制在22℃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环境条件,防止出现杂菌感染或菌丝过早老化现象。
6. 出菇管理:当菌棒表面形成大量原基后即可转入出菇阶段。此时需要降低温度至15℃左右,并增加空气湿度至85%-90%,同时给予适当光照刺激子实体分化。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香菇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保障食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