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鸽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肉鸽养殖过程中生产性能的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Pige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621-2019肉鸽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为肉鸽养殖行业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方法。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肉鸽”、“生产性能”等关键术语的概念。例如,“肉鸽”是指以食用为目的饲养的鸽子,而“生产性能”则包括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等多个方面。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测定对象与范围】
规定了测定的对象应为健康状况良好的种鸽或商品鸽,且测定范围涵盖从孵化到出栏整个过程。这确保了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个体健康问题导致的数据偏差。
【测定指标与方法】
1. 繁殖性能:包括年产窝数、受精率、孵化率等指标。测定方法要求使用标准化的笼舍环境,并记录每次配对后的产蛋情况。
2. 生长性能:主要测量体重增长速度。建议每周称重一次,记录每个阶段的平均体重变化。
3. 健康状况:关注鸽群的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定期检查鸽群的整体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数据记录与管理】
强调了数据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所有测定结果都需详细记录在案,并建立电子档案便于长期保存和分析。同时,还应注意保护隐私信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质量控制】
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如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以及开展内部审核等。通过这些手段保证测定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于提升肉鸽养殖业的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