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贸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风险辨识、评估、控制及持续改进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工贸企业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Title:Basic Specifications for Safety Risk Management in Trading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614-2019工贸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基本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工贸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看第5.1条“风险辨识”,该条要求企业应全面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这包括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以及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法(SCL)等进行辨识,并形成完整的危险源清单。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更新机制,确保危险源信息的时效性。
接着是第5.2条“风险评估”。根据此条,企业应对已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可利用经验判断,而定量评估则需结合实际数据计算风险值。评估结果应明确风险等级,通常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四个级别。同时,还要求建立动态评估制度,及时调整风险等级以反映实际情况变化。
再来看第5.3条“风险控制措施”。这一部分明确了不同等级风险对应的管控策略。对于重大风险,必须采取最严格的控制手段,如停止相关作业活动或实施工程改造;较大风险则可通过加强管理、增加防护设施等方式来降低;一般和低风险可以通过日常巡查、员工培训等常规方式加以控制。此外,还特别提到要优先考虑消除风险的可能性,其次是减少风险影响范围和程度,最后才是接受残余风险。
最后谈谈第5.4条“风险告知与培训”。本条规定企业应当将风险信息准确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其他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告知内容应涵盖风险点的具体位置、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其防范措施等信息。同时,还要求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是对DB32/T 3614-2019中几个重要条款的深入解析。这些规定旨在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