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07-2019《羊人工授精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羊人工授精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采精频率:标准规定种公羊在采精过程中,每周采精次数不宜超过三次,每次采精间隔时间不少于一天。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种公羊的健康和精子质量,避免因过度采精导致的疲劳或生殖系统损伤。
2. 精液检查:在采集后,精液需要立即进行检查,包括颜色、气味、体积、密度和活力等指标。只有符合标准的精液才能用于人工授精。例如,精液的颜色应为乳白色至灰白色,无异常气味,活力不低于70%。这些检查确保了精液的质量,提高了受孕的成功率。
3. 稀释液使用:标准指出,稀释液的选择和配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其pH值、渗透压等参数适宜。稀释后的精液应在0-5℃条件下保存,并且在24小时内使用完毕。这一步骤对于延长精液的保存时间和保持其活性至关重要。
4. 输精操作:输精时,操作人员需佩戴一次性手套,确保器械清洁无菌。输精管插入母羊生殖道的深度约为10-15厘米,缓慢推注精液,避免损伤生殖器官。此过程强调了卫生条件和操作技巧的重要性,以减少感染风险并提高受胎率。
5. 记录管理:所有与人工授精相关的活动都应详细记录,包括种公羊信息、采精日期及结果、精液处理情况以及母羊输精详情等。良好的记录有助于追踪繁殖性能,优化育种计划。
通过遵循上述条文,可以有效提升羊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促进养殖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