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连铸保护渣中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即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连铸保护渣中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oxide and sodium oxide contents in continuous casting protective slag -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090-2019标准中关于连铸保护渣中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测定的部分,采用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WDXRF)。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连铸保护渣的质量控制。
重要条文解读
# 1. 样品制备
标准要求样品需经过充分研磨并均匀混合,确保粒度小于75微米。这是因为粒度会影响X射线的穿透深度和检测精度,过大的颗粒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 2. 标准曲线建立
在进行实际样品分析之前,需要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建立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应覆盖待测样品可能的浓度区间,通常为0到10%之间。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测量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仪器设置和样品基体会影响校准效果。
# 3. 测量条件
仪器的工作条件如电压、电流等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测量结果。例如,电压一般设定在40kV左右,电流则根据具体设备调整至最佳值。此外,样品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也应保持适当,以获得稳定的信号强度。
# 4. 数据处理
测量完成后,通过软件自动计算得到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含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剔除异常点,并且对于超出标准曲线范围的数据点应重新采样或稀释后再次测定。
# 5. 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每批样品测试时都应包含至少两个空白对照以及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作为质控样本。如果发现任何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需检查整个实验流程是否存在误差来源。
以上是对DB13/T 5090-2019标准中有关连铸保护渣中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测定部分的关键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测定工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