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水生生物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quatic Organism Invest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21-2020《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水生生物调查的基本原则、调查内容、样品采集与处理、数据记录与分析等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湖泊、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中水生生物的调查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导依据。
二、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五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调查都有其特定的方法和要求,确保全面覆盖各类水生生物群体。
三、样品采集
1. 浮游生物采样:采用网具或容器法,在不同深度进行分层采样。注意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反映真实的生态状况。
2. 底栖动物采样:使用拖网或抓斗等工具从水底获取样本,保证采样的代表性。
3. 鱼类调查:通过渔获物统计、标记放流追踪等方式收集数据。
四、样品处理
所有采集到的样品需立即固定保存,防止腐败变质影响检测结果。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样本,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显微镜观察前的染色处理等。
五、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时,要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建立数据库,并定期更新维护。同时,结合环境因子(如温度、pH值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估水体健康状态。
六、报告编制
最终形成的调查报告应当详尽准确地描述调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内容。报告格式应符合相关行业规范,便于使用者理解掌握。
以上是对DB11/T 1721-2020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有助于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