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的基本要求,包括监测点布设、监测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
Title:Basic Requirements for Urban Rainwater Drainage Flow Monitoring in Beij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20-2020《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基本要求》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为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提供了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标准第4.1条,监测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汇水面积大小以及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例如,在地势低洼处或易积水区域设置监测点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排水状况。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监测点的数量和分布应当合理规划,确保覆盖整个监测范围内的关键部位。
设备选型与安装
在设备选择方面(见标准第5章),需依据监测目的、精度需求及环境条件来决定。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建议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或者电磁流量计等高精度仪器;而对于一般情况,则可以使用浮子式或其他经济型设备。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传感器探头正确安装于水流平稳且无杂物干扰的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损坏。
数据采集与处理
标准第6章强调了数据采集频率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每分钟记录一次即可满足大多数应用需求。但若遇到特殊事件如暴雨天气,则需要提高采样间隔以获取更多细节信息。此外,在数据处理环节,应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剔除异常值并校正偏差,最终形成可供分析利用的数据集。
维护管理
为保证长期稳定运行,还需遵循第7章提出的维护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清洁传感器表面以防结垢影响测量准确性;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设置等内容。每次维护后都应做好详细记录以便追溯。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基本要求》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运维全过程的技术指南,还特别注重了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把控,这对于提升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