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内容、方法和深度。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787-2020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对交通影响评价(TIA)报告的编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标准明确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区域开发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这表明无论是大型商业综合体还是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只要达到一定规模都需开展TIA。
在术语和定义方面,特别强调了“交通影响评价”是指通过分析建设项目对周边道路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可接受的过程。而“可接受性”则由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标准决定。
对于评价范围的划定,标准指出应根据项目性质、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通常包括建设项目周边500米至1000米范围内的道路网络。同时要求评价范围内应包含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主要道路节点和交叉口。
在评价内容上,标准提出要从出行产生、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量分配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在出行产生环节需要预测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的交通量,并与现状交通量进行对比分析;而在方式划分部分,则需考虑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比例变化情况。
此外还特别提到评价报告应包含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调查、模型构建与校核、评价结论等内容。其中基础资料收集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交通调查则可以通过现场观测、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最后关于报告编制的要求,标准强调报告应当逻辑清晰、图文并茂,能够直观反映项目建设前后交通状况的变化。同时建议采用表格形式列出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及其变化幅度,便于决策者快速掌握关键信息。
综上所述,《DB11/T 787-2020》为北京市各类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