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样品抽取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抽样原则、抽样程序、样品标识、样品保存和运输、样品管理及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过程中样品的抽取与管理。
Title:Quality and Safety Monitoring of Livestock Products - Specifications for Sample Drawing 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39-2019《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样品抽取与管理规范》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畜产品在质量安全监测过程中的样品抽取和管理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代表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抽取的基本要求
1. 抽样人员资质:标准规定,抽样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执行。这不仅保证了抽样的技术能力,也增强了抽样过程的可信度。
2. 抽样计划制定:抽样前需制定详细的抽样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抽样地点、时间、数量等信息。此环节强调了抽样计划的重要性,避免盲目抽样导致的结果偏差。
3. 随机抽样原则:为了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标准提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样品采集的具体操作
4. 样品采集工具的选择: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的畜产品应使用相应的专用采样工具,以防止交叉污染,保证样品质量。
5. 样品标识与记录:每个样品都必须有唯一的标识,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如来源、日期、数量等。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检测分析至关重要,有助于追踪问题源头。
6. 样品保存条件:根据不同的畜产品特性,标准给出了相应的保存温度和期限建议。正确的保存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样品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变,为后续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样品管理流程
7. 样品交接程序:从抽样现场到实验室接收期间,需要建立严格的交接手续,确保样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不受损毁或变质。
8. 样品储存环境:实验室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储存设施,包括恒温库房、冷藏柜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储存条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9. 样品使用与处置:当完成所有必要的检测项目后,剩余样品应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或其他不良后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13/T 5139-2019》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的各个环节均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目的是构建起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样品抽取与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