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枣生产过程中农业气象观测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红枣生产的农业气象观测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Norm for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Jujub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688-2020《红枣生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红枣生产的气象观测工作,为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观测站点设置
标准要求观测站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具有代表性的红枣种植区域设立。观测点周围不得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以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规定了观测仪器的安装高度和方向,如温度传感器距地面1.5米,风向仪朝北等,这些细节对于获取精确的数据至关重要。
气象要素观测
标准明确了需要观测的主要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与风向等,并对每种要素的观测频率做出了具体规定。例如,气温和降水需每日定时观测,而日照时数则通过自动记录仪连续监测。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了解红枣生长期内的气候条件,还能用于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红枣物候期观测
为了更好地掌握红枣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气象影响,标准特别强调了对红枣物候期的观测。这包括萌芽期、开花期、坐果期以及成熟期等关键阶段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分析,可以为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供参考,比如确定最佳施肥时间和灌溉量。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数据处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建立数据库的要求,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应当及时录入系统并定期备份。同时建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长期积累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发现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红枣生产的影响规律。另外,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展示不同区域内的气象状况差异,从而实现精准化管理。
防灾减灾措施
鉴于极端天气事件可能给红枣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本标准还专门列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的技术措施。当遇到干旱情况时,可以通过调整灌溉策略减少水分蒸发;面对霜冻威胁,则可采取覆盖保温材料等方式保护幼苗不受损害。此外,还提倡加强预警体系建设,一旦收到不利天气预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
总之,《红枣生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标准文件,在促进红枣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规范了观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也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值得广泛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