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猪支原体肺炎免疫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免疫程序、疫苗选择、监测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规模化猪场猪支原体肺炎的免疫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Immunoprevention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75—2020《规模化猪场猪支原体肺炎免疫防控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规模化猪场科学防控猪支原体肺炎。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特性
1. 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主要侵害猪的呼吸系统。
2. 潜伏期较长,可达14-21天,具有隐性感染和慢性发病的特点。
3.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二、免疫接种
1. 接种疫苗种类:推荐使用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
2. 免疫程序:
- 仔猪:出生后7日龄首免,21日龄加强免疫。
- 母猪:产前4周和2周各免疫一次。
3. 疫苗保存:应冷藏运输和保存,避免冻结。
三、生物安全措施
1. 场区布局:净污分区明确,人流、物流、猪流分开。
2. 清洁消毒:定期对猪舍、设备、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3. 引种管理:引进种猪需隔离观察45天以上,确保健康后方可混群。
四、监测与预警
1. 定期采样检测:每季度对全场猪群进行一次血清学监测。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并采取隔离措施。
3. 风险评估: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评估疫情风险等级。
五、应急处置
1. 封闭管理:疫情发生时立即停止一切生产活动。
2. 消毒处理:对污染区域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3. 紧急免疫:对未发病猪群紧急免疫接种。
六、饲养管理
1. 合理分群:根据猪只大小、强弱合理分群饲养。
2. 营养供给: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供应。
3. 应激控制: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以上内容是DB37/T 3875—2020标准中的关键要点,规模化猪场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以有效防控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传播。